第03:乡村振兴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黄家镇先锋社区
不负好春光 油茶管护忙
村民在管护油茶。 记者 冉江陵 摄影

  本报记者 杨春燕

  时下正值油茶管护的黄金时节。3月15日,在黄家镇先锋社区1组的油茶基地里,记者看到,村民正抢抓农时忙着管护油茶树苗,有的打窝、有的施肥、有的提埂,为提高油茶生产效益,增加油茶产量而加“油”。

  近年来,黄家镇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,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产业,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

  油茶管护正当时

  “大家提埂的时候,要注意下锄的方向,不要损伤茶苗枝桠。”

  “施肥的时候也要看准地方,把握好肥料与茶树的距离。”

  在油茶基地,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。黄家镇先锋社区1组组长黄庆华一边查看油茶长势,一边叮嘱务工的村民。

  “2019年,基地种植了300亩油茶,2022年扩大规模到800亩,其中有300亩去年已经实现了初挂果。”黄庆华说。

  记者了解到,油茶实现投产相比其他作物时间较长,一般在第四年进入挂果期,前期都需要精心管护。

  黄庆华介绍,“油茶生长的周期长、投资大,见效也比较慢,种植4-5年,才能进入初产期,一般1-2年就可收回成本,并且开始赢利。同时,套种红薯、南瓜等其他经济作物,收益是很可观的,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。”

  黄庆华对发展油茶产业充满信心,他算了一笔账,油茶投产之后,1亩油茶可以榨近一百斤油,市场售价每斤60-80元不等。油茶基地收益后按比例分给农户和集体,有效带动全村油茶产业及集体经济的发展。

  基地务工促增收

  除此之外,基地聘请村民除草、施肥、管理,农户既能得到土地租金,还能参与油茶管护工作,收入来源稳定且多样。既促进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,带动群众促增收,又改善了生态环境,一举多得。

  “我就是当地的人,在家里带孩子,有空就来油茶基地里干活,主要负责除草、施肥、补植等管护工作,一天有80元的工资,一年务工费怎么算都有几千元,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。”先锋社区1组村民张井珍说,这里离家也近,务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,我们都觉得很高兴。

  村里发展油茶产业,曾经的荒土地变成了“聚宝盆”。油茶种植以来,基地平时务工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5人,一共带动了70多家农户增收。

  “这段时间油茶管护完,我们就要开始套种南瓜了,只要村民们肯做,活是干不完的。”黄庆华说。

  技术提升增效益

  据了解,油茶是一种常绿植物,经济效益还只是一个方面,其生态效益更胜一筹。

  黄庆华介绍,“栽种油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,保护生态,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,还有利于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。”

  为了有效提高油茶种植水平,县林业局的油茶技术专家不定期深入基地开展油茶选种、种植、管护培训,大力推广传授油茶种植技术。

  “光有专家来指导还不行,自己也要加强学习,平时我们也通过购买油茶种植相关资料、网络学习种植技术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油茶种下去、长出来、结出果、挣到钱。”黄庆华说。

  谈到接下来的打算,黄庆华表示,通过发展“短平快”的林间套种模式,提高土地利用率,实现“以短养长”的生态循环种植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
3 上一篇  下一篇 4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
   第03版:乡村振兴
   第04版:健康生活
不负好春光 油茶管护忙
桑柘: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
彭水第一中学成人仪式助力学生快乐成长
大同: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
图片新闻
爱心企业助学捐赠活动
彭水日报乡村振兴03不负好春光 油茶管护忙 2023-03-18 2 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