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斌
基层治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、社会安定有序,推动平安重庆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夯实基层治理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任务,要结合深化机构改革,探索基层治理组织机构创新,在街道、乡镇建立基层治理指挥中心,通过整合资源,加强运行管理,提高实战能力,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质效。
以群众需求为标准,强化主体横向联通,整合治理资源构建一体化基层治理指挥中心。按照乡镇(街道)辖区单元,打通群众生活各领域,建立基层治理指挥中心,实现基层治理资源的统筹配置使用。一是做好资源一体整合统筹的领导工作。以党建为统领,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治理资源的全掌控,通过党建工作横向联通基层治理主体,运用现代化资源全链条规划技术实现治理资源一体整合统筹,提升资源在经济生态、平安法治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治理效用。二是做好资源集中整合使用的配置工作。以权责清晰为出发点,以职能关系为切入点,厘清职责逻辑关系、明确协同整合环节、规范工作流转程序,实现治理资源在重点领域的整体性配置和使用。三是做好资源发挥整合效能的共享工作。通过统筹集成大数据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基于场景建模、可视化呈现和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实现资源共享,推动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、共建、共治模式有效建成,提升资源整合效能。
以治理任务为线索,深化业务纵向贯通,加强运行管理完善标准化基层治理流程。强化治理责任清单制,通过标准化业务全链条闭环管理,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建设为“条抓块统”协同治理的神经末梢。一是强化“条抓块统”的全覆盖责任落实机制。以清单制为切入点,将基层治理中的指挥责任、处理责任贯通,构建纵向体系衔接贯通的工作责任标准体系、责任贯通的标准化路径、责任明确的落地事项清单,实现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平台贯通、功能贯通、机制贯通。二是完善治理任务的全链条处理流程机制。以治理业务流程为线索,坚持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、依法治理、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,以运行顺畅为出发点,运用业务流程再造技术,规范治理工作程序、工作流程,完善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前端分析研判、中端排查化解、后端处理应对的全链条处理流程机制,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精准性有效性。三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。以全面深化改革与数字化改革为指导,以指挥中心管理机制标准化为切入点,建立与基层治理业务流程匹配的统一指挥、反应灵敏、功能齐全、协调有序、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,构建运行管理工作的决策、控制、反馈、改进的全过程闭环管理链条。
以属地管理为原则,推进能力整体融通,提高实战能力建设专业化基层治理队伍。聚焦实用、实效,融通构建以实战能力为核心的整体综合能力,提升基层治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。一是增强基层党政主要领导一线履职能力。乡镇(街道)党政领导要在一线担当履责,亲力亲为进行前瞻性、系统性与方法论的思考谋划,通过梳理核心业务、开展调查研究、统筹治理资源、掌握工作进展的履职行为,增强领导力、引领力、组织力和号召力,提升一线实战领导指挥效能。二是强化基层治理工作人员专业化胜任力。以联合办公方式创新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的岗位设置,基于目标管理建好岗位主体责任制,围绕工作链构建责任链,完善主体责任评估考核机制,督促、激发与促进基层治理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谋创新、面对职责勇担当,在实战中塑成和提高基层治理的胜任力。三是强化基层治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。围绕实战能力,构建基层治理专业能力标准、职业发展机制,将基层党建、经济生态、平安法治与公共服务力量整体纳入基层治理人才队伍。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为载体,在社区治理、网格管理场域内,常态与非常态应急融通场景中,聚焦专家化能力培养,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基层治理干部人才队伍;聚焦专业化能力培养,建设志愿者、网格员基层治理人才队伍,整体提升队伍实战能力。
(作者系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、重庆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心研究员)
(稿件原载于2023年03月08日《重庆日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