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 杨春燕
近日,走进大同镇大厂社区2组腊肉加工厂,一股浓郁的腊肉香味扑面而来。只见烤房里整齐悬挂着熏制的腊肉,色泽红亮、醇香扑鼻;工人把一排排腊肉取下,冷却、称重、真空包装。
“我们的猪肉主要来源于当地,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收购附近村民家养殖的生猪,分批次制作成腊肉、香肠。”腊肉加工厂负责人赵洪波说。
相比其他工厂的腊肉制作,赵洪波依然保留着村里最传统的腊肉烟熏技术。在腊肉烟熏房,琳琅满目的腊肉、香肠挂满房间,屋里慢火烟熏。
“腊肉要熏上半个月,才可以进行加工出售。”赵洪波介绍,加工厂按照传统腊肉腌制、熏烤、脱水等制作流程。熏好的腊肉,煮熟切成片,透明发亮,色泽鲜艳,吃起来味道醇香,肥不腻口,瘦不塞牙,嚼在口里满嘴生津。
春节前后,香肠腊肉是当地每家每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,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。记者了解到,过了10月份,加工厂就陆续开始忙碌起来,每天都有几名工人对肉进行切割、称重和包装,生产制作香肠、腊肉供应市场,也为周边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。
“腊肉加工厂建成以后,我们就一直在这里上班,每天工作时间七八个小时,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。”村民张群说,在村子里面上班,既照顾了家庭,也能有一份稳定收入,比在外打工强多了。
腊肉、香肠制作出来后,如何让深山腊味走出大山、香飘全国?在腊肉工厂里的直播间,让记者找到了腊味市场红火的“密码”。
“肥瘦相间、炒或者蒸都好吃,这块上等的腊五花,有没有朋友喜欢?”夜幕降临,腊肉工厂里的直播间依旧灯火通明,赵洪波在镜头前热情熟练地向观众展示着腊货。工厂生产的腊味,便是通过电商平台,端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。
“顾客线上下单,我们从厂里直接发货,人没见面,生意就做成了。”赵洪波介绍,自2022年腊肉加工厂建立以来,重庆、西藏、北京、浙江等地的订单络绎不绝,今年已经卖出了40万斤腊肉。
谈到以后的打算,赵洪波表示,未来腊肉加工厂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产品质量,打造腊味特色品牌,力争将大同镇的腊肉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